找到相关内容2486篇,用时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爱语、利行、同事的体性广说

    最初所应的法——布施和戒。   对于已离五盖、相续成熟、内心调柔贤善的人,为他讲解增进四圣谛的法。   对于在家或出家多行放逸之人,为了让他安住不放逸行,而无颠倒地直言规劝与教诲。   对于...  三、已串习外道见的人,很难对他利行,因为他憎恨圣教、愚痴邪执而不能理解正理的缘故。   又应修行渐次性的利行,即:对于智慧低劣者,先让他修行粗浅的教授;若智慧已转为中等,则进一步转入中等的...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四摄|爱语|利行|同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2302526947.html
  • 六度的生起次第、胜劣次第、粗细次第

    次第   粗细的次第:“粗”指前前比后后容易趣入、容易,所以行相粗显;“细”是后后较前前难以趣入、难以,因此较前前微细。   比如布施,上至总统下到屠夫都能趣入,所以容易了知也容易,其...稀有,因此布施为下品,戒为上品;严禁恶行虽难,但受伤害时心能安忍不动更难;安忍虽难,但恒时于善法发起精进更难;恒时精进虽难,但以三摩地令心调柔更难;成就四禅、四无色界心虽难,但以智慧证悟真谛更难。所谓...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六度|次第|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3134027064.html
  • 觉菩提心做念佛人

    菩提心,然后再遵循修学的先后次第,把心安住在所受的菩萨学处上,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欲求无上正等菩提。菩提心是佛子因,发心是大乘最基础,最重要的修习项目,甚至用发心来贯通整个大乘道。  所谓“发心”,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发起一种取证无上菩提的强烈欲求和。由于这种欲求心生起时必然伴随着另一种意志下达的心理活动——思心所。因此,发起菩提心的主体,是一种具有希求的思心所。  在眼、...

    释照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49508.html
  • 请勿滥用“小乘”

    世纪岌多王朝时期的印达斯(lndus)文明。西藏佛教也把西藏原始的宗教“笨教”加入其佛教的中;但是上座部佛教徒并没有轻视他们将这些与佛教中心理趣不太相干的仪式、引入佛教系统中。那么,为什么这些...但愿我们以任何自己喜好的方法真理,而不要努力贬损上座部或任何早期的佛教部派,因为我们都是佛陀的追随者。  (1993.2.《新雨月刊》第64期) ...

    Dr. B. P. Kirthisinghe 魏 善 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151731.html
  • 四摄中爱语、利行、同事的体性广说

    讲解最初所应的法——布施和戒。  对于已离五盖、相续成熟、内心调柔贤善的人,为他讲解增进四圣谛的法。  对于在家或出家多行放逸之人,为了让他安住不放逸行,而无颠倒地直言规劝与教诲。  对于有疑惑...菩萨又应修行三种难行的利行:  一、往昔未曾种下善根的人,很难让他行善。  二、现在财富、权位广大圆满的人,很难对他作利行,因为他安住大放逸处的缘故。  三、已串习外道见的人,很难对他利行,因为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570488.html
  • 谈谈着相与随缘

      谈谈着相与随缘   阿底雄狮   每当善法遇到一些比较繁琐的事情需要处理时,就会有些佛教徒开口说:“不着相啦,随缘吧!”以推诿之。听其音,观其色,心中颇为感慨,好好的佛法名词咋就这样乱搞...每天念咒的念珠始终不离手,即使睡觉也掐着,醒来继续念,一生咒10亿多......古往今来、印、藏、汉地的大成就者如此示现“执着的着相”善法者数不胜举。   这时,有道友也许会说了,他们外表着相,...

    阿底雄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5083222.html
  • 敬悼净宗第十四代祖师

      近代我国净宗的专修道场——苏州灵岩山,规模的具备,的严格,可以媲美古代庐山,古代主持庐山的远公大师为净宗初祖,今日主持灵岩山的印光大师为净宗十三祖,以念佛而得住生而论,亦可与前相比;但又怎...志意相合,遂即不辞艰辛欣然前往。后灵岩山规模的完成,二六时中修之专,一跃而为全国净土宗的大本山。究其源实慈老的功绩。   此外慈老不仅兼具净律,且善演贤首之教,同学辈每闻慈老说法,讲至悲哀处,...

    宽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22883783.html
  • 佛性与修行

    之妙用了。  四、依法,暗契佛性  以正确的知见,遵依符合自己根性的法门去努力修,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久久之後,尘垢渐脱,妄习得转,心智迸发,虽不求见性,而於冥冥之中,即与佛性之空灵无住之德,暗暗契合不二。这一类人往往是老实修行,知见正确,专一,不再抉择分别、取舍不断,而是一心一意地朝於斯夕於斯地绵密用功,由於行解相应,净慧便得以开发,自然能与佛性合拍。净土宗老实念佛人,以及禅宗真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0239207.html
  • 广论学习经验谈

    自己的修行问题。透由师父的引导,才清楚这段话与自心的关系是如此密切。  师父引用简单的理路引导我们去找到修行的关键,帮助我们思惟转心,依法。  例如:师父常问:「你来干什么?」我们都会回答说:「学佛...师父一层一层的理路紧扣起来,不但让我们对法的摄力更清晰,且有助于我们思惟转心,依法。  透由师父的实修经验,一方面去体会师父的功德,二方面对法了解更深入、更想去。例如:广论三十五页第五行:「...

    如瑞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2349100.html
  • 界诠法师就弘扬律学、培育僧才等问题接受专访

    ,觉得教团不振、不力,所以在同学的帮助下发心学律。   记者: “教团不振,不力”是推动您发心学律的主要原因吗?   界诠法师: 在中国佛学院学习时,有关戒律的课程很少。但是各位授课法师、...只是抱着这么一种心态去学律的。至于教团不振、不力,是在学律过程中才体会到。佛陀时代的比丘僧团完全依律行,僧团中的行事以羯磨法来完成,采取民主管理办法。一旦僧人违犯了律制,必须以羯磨行事来解决。这样...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7024136775.html